孩子作業總是太粗心 做數學,填空把“+”看成了“-”; 做語文,“天”寫成“夫”; 草稿紙上寫的都是對的, 抄在作業本上就抄錯了。 每次老師改完作業后, 孩子都說“太粗心了,其實我都會......” 家長也覺得是家里寶貝太粗心了, 長大一點應該就好了。
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粗心”的背后隱藏著什么問題呢?這其實涉及到孩子注意力的問題,缺少注意力,不僅學校成績上不去,而且會影響記憶、思維、想象和創新等一系列智力因素的提高,久而久之,孩子做事沒有成就感,甚至會影響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 孩子的注意力保持多久算正常? 0-6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通常較短,因為控制專注力的中樞-大腦額葉一般要到7歲才達到成熟水平。 通常,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因年齡而異的。正常的孩子(非多動癥患者)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他們的年齡×2-5分鐘,但也不排除現在的孩子,有些專注時間更長。比如很多寶爸寶媽告訴小編,他們的孩子看繪本可以看20-30分鐘,所以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注意力可以維持多久 如何在孩子當前年齡將他們的注意最大化 1 合理期待,要符合年齡和個性特點,別期待孩子專注太久,允許孩子適當走神。 2 鼓勵運動,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每周保證一定的運動時間。因為運動(尤其是大動作運動),有助于感統,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3 激發興趣,如一起讀繪本的時候,在孩子指出他認識的圖畫時,用比喻、互動、唱歌的方式聯系生活實際,這樣孩子更投入。 4 尊重需求,盡量避免經常安排、要求、命令孩子去維持或轉移注意力,也不要強加一件事給孩子做,而是給提前預告。只有孩子感到需求被尊重,被給予時間去轉移注意力,才更愿意配合。 5 穩定情緒,要允許孩子有情緒,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他才有可能把更多精力和能量用在需要專注的事情上。 6 避免讓孩子接觸過多的視聽刺激。 ①控制電視機、iPad、手機的音量和播放時長。有些孩子的家里長時間開著電視,電視的聲音像背景音樂一樣,孩子雖然沒有在看電視,但也不是完全不知道電視里演的內容。這種伴隨性的、間接的、被動的關注,如果成為一種習慣,也會對專注力有一定程度的損傷。 ②給予孩子少量、逐步的選擇。給孩子的選擇太多,或花樣變得太快,可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要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攤開一大推玩具,數量和質量都需要父母把關。 如:一次給孩子1-2個玩具,陪伴和引導孩子一個玩;新玩具最好一個一個給,保證孩子有充分時間、機會去玩耍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