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指的是寶貝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功能失調,也被視作學習能力的障礙。它包括了本體感失調,左右腦平衡失調,視聽覺失調,觸覺敏感,前庭失調和固有平衡感失調等。
舉個例子:當我們手握一根香蕉,會有下面這些感覺:
觸覺:表面順滑,但手感有些許凹凸不平。
視覺:細長,黃澄澄的色澤,黑色的小斑點。
前庭感覺:肆意地拋在空中并用手接住。
如果感統失調了,就會出現不能接住空中落下的香蕉,不能準確地將果實送入口中。
連憂愁也是薄薄的
用裁紙刀這么一裁就裁開了
1、視覺失調
在寫字的時候,出現漏行,部首顛倒,寫錯別字;在做計算題時,抄錯題目,過目就忘;在閱讀過程中,會出現漏字、掉字。
2、觸覺失調
這類人喜歡獨處,在陌生環境易產生焦慮感,反應過慢,自我意識薄弱,很難去保護好自己。還表現為排斥新事物,懷念舊事物。
3、嗅覺失調
無法借助鼻子嗅出周圍的環境,聞不到某種特定的氣味,譬如汽油味、花香等。
4、聽知覺失調
經常無視別人的話語,裝作聽不見,忘性大,性情偏執。
5、味覺失調
味蕾難以辨別酸、甜、苦、辣,進而會偏食、挑食。
6、本體失調
無意識行動自律失常,肌肉緊張,造成上下樓樓梯不穩,握筆和拿筷子的姿勢不精確。
7、前庭覺失調
上課專注力不集中,有很多小動作,平衡感差,容易跌倒。
8、平衡覺失調
站著的時候,不能筆直地站立;坐著的時候,喜歡用手撐住額頭;登高的時候非常緊繃,身體屈成弓形。
品牌亞運
各領域籌備工作到位,所有場館建成并正常運行,各項體育賽事圓滿完成,各國運動員比出成績、比出水平,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交相輝映。
如何促進孩子感統發展呢
1、保證合理的營養,讓孩子自主進食
食物是孩子了解和探索世界的第一個途徑,孩子從添加輔食開始就和環境中的食物開始了鏈接。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生理特點和飲食結構,烹飪新鮮的營養餐、提供當季水果,并且引導孩子自主進食。
在孩子有意識地想用勺子吃飯的時候,請給孩子一把勺子,向他示范如何使用,讓他嘗試喂自己吃飯。隨著不斷重復練習,孩子吃得越來越干凈,用勺子也越來越順手,手部動作也會越來越靈活。
2、提供豐富的刺激環境
蒙臺梭利曾說過,孩子是「感官的探索者」,0-5歲是孩子感官精致化敏感期,我們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豐富刺激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張開眼睛觀看、側耳傾聽、伸手摸一摸、用鼻子聞一聞、親自動手操作,提升孩子感覺系統的敏銳度。
3、提供開闊的運動空間和一些適合的運動器械
小朋友的肢體發展的很快,每天需要有固定的戶外活動時間,充分利用戶外空間進行大肢體運動。走一走、跳一跳、爬行、穿越隧道,在這些探索過程中,形成很好的空間感和身體控制能力,他身體的感官統合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