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都市化長大的孩子智商很高,但由于生活方式、教養方式、知覺缺陷,甚至有些孩子受過輕微腦損傷,造成孩子感覺統合失調。到了學齡時期,家長和老師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是視知覺與聽知覺失衡導致的學習能力低下。特別是視知覺不良引起讀寫困難,看數字、圖形、文字老是漏字、漏行,計算錯誤,這就是典型的學習障礙表現。學習困難在每個兒童身上表現出來的現象各不相同,就以實際教學中就視知覺發展失衡做案例分析。
一、基本信息
姓名:楠楠 性別:男 年齡:6歲
教育者:爺爺奶奶 教養方式:嚴厲+溺愛
成長環境:從小與爺爺奶奶長大,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很少關注孩子的細節,特別是心靈的成長。
二、表現
經過詢問,孩子從小出生時有短暫缺氧現象,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運動能力滯后,三個月不會翻,六個月坐不穩,9個月不會爬,后來未經爬行就會走路了,現在楠楠比同齡伙伴很多方面都有滯后,經常聽而不聞,理解能力不強,在上感統訓練課時亂跑,毫無規則意識。了解到這些楠楠的有關情況后,我針對他設計了訓練方案。
三、方案執行
1、先建立自信心。
讓他從大動作練習,他喜歡坐滑板,跳羊角球,釋放心里緊張和畏懼感,從而增強自信心,與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采取游戲方式
對于枯燥的訓練,楠楠表現有時會感覺煩躁,不配合,不能完成任務量,于是我針對他設計了注意力訓練游戲,在跳羊角球的時候,我說:“你們現在是小羊,你是喜羊羊,他是沸羊羊等,我是村長慢羊羊,每個小羊可以在青青草原上吃草,當聽到村長慢羊羊(老師)說道暗號“3”時,都要靜止下來不要動,否則會被灰太狼發現捉到狼堡里去。”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訓練方式,即提高了注意力等能力,又增加了學習訓練興趣。
3、及時獎勵(懲罰)
楠楠每次一個多小時的訓練,都能完成,我就會在課后評語中給他畫上小星星以示鼓勵,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最大體現,不配合訓練時及時懲罰、糾正并告訴他該怎樣做,必須做,在我的堅持下他也改掉了很多壞習慣。
總結:經過這兩周的感統和注意力訓練,楠楠進步很明顯。首先情緒穩定了。與老師建立了良好師生關系,上課會主動與老師打招呼。訓練能做到從一而終,不像以前五花八門的。訓練結束后不用提醒會把感統訓練器材放回原處。作為老師的我,倍感欣慰也有點小小自豪。希望楠楠在啟樂園所有老師的努力下能夠健康快樂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