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等各類電子產品,不僅大人深受影響,我們的孩子也深陷其中。過度、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會造成視力受損、身體酸痛、頭暈、注意力下降等危害,緊張刺激的視頻畫面和激烈的對戰游戲,也容易激發起孩子的焦慮、煩躁和易怒的情緒。
為什么孩子愛玩 電子產品 短視頻、游戲 設計自帶上癮屬性 游戲贏了,可以晉級,步步高升,還可以得到獎賞;輸了,也會得到鼓勵。無論輸贏,都會讓人感到愉悅,而有了愉悅的感覺,人就不想退出了。 同理,只需要用手指往上劃一下就可以看到有趣的視頻了,這些視頻就是一種獎勵,刺激我們不停地刷下去。 生活中缺少 關愛和樂趣 很多父母工作繁忙,無法陪伴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感受不到歸屬感,孩子只能是把全部的情感和空虛寄托在電子產品上面了。進入游戲中,可以和伙伴一起玩游戲,不僅得到了伙伴的關注,又增添了生活的樂趣。 可以得到 積極反饋 一些孩子學習成績不是太好,在學校不受老師的歡迎,回家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還會經常遭受父母的責罵。但只要進入電子世界,就可以立即收獲很多正向的、積極的反饋,讓自己短暫地逃離現實世界的一團亂麻,獲得快樂。 如果孩子們適當看手機、玩游戲 都是沒問題的 但孩子們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好 他們的自控能力還較差 一旦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就很容易上癮且無法自拔 那么,怎么才能規范 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 防止孩子過度沉迷依賴呢? 如何規范孩子使用 電子產品的習慣? 事前約定 提前明確使用規則 事先的約定比事后的懲罰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實施。在決定給孩子一個電子產品時,或者家庭里引入公用的電子產品時,盡量提前做好“使用說明”。寫明能玩的時間和次數、頻率、內容和場合,以及破壞規定的懲罰措施等。邊界清晰,讓孩子心里更安定,不必絞盡腦汁去爭取,時間用完了也不必惦記,安心等待明天即可。 改變 不止孩子 規矩不僅孩子要遵守,家長也要遵守。家長和孩子不僅僅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還是在一起,共同成長的伙伴。我們對待電子產品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使用習慣,如果父母表現得過分依賴,他們就會養成同樣的習慣。因此,在孩子禁玩電子產品期間,請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堅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用更有趣的活動 轉移注意力 用更有趣的活動轉移注意力,把孩子的目光從平板、手機拉回到日常生活里,畢竟任何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 ·一起做家務 ·親子共閱讀,欣賞優秀影視作品 ·增加戶外活動 ·親子小游戲
我們沒法讓孩子永遠呆在一個“真空環境”,但可以讓孩子用理性的態度對待電子產品,花一些時間和孩子聊聊他對此的想法以及從中收獲的東西,這些都能幫助孩子更加積極地使用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