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于提升孩子注意力花費了很多精力,可回過頭來卻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并沒有提升。
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注意力各個年齡段特征和影響因素,這樣訓練才能事半功倍。
1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注意力的區別
早在19世紀初,心理學家就學會通過時間來衡量專注程度。
同時研究發現,兒童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有明顯的年齡特征↓↓↓
▲2歲以下多以無意識的注意為主
你家孩子的專注度達標了嗎?父母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做作業的專注時間來初步評估。
同時,因多變的外界因素,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影響,比如下面這些。
2 影響注意力的因素
影響注意力的因素,主要存在于4個方面,尤其是3、4兩點,我們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改善和預防!
01 病理因素
原因在于:孩子在出生時遇到難產、剖腹產、缺氧等,造成的輕微腦組織損害,導致神經紊亂。
多動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坐不住、沖動任性、情緒不穩、學習困難。
抽動癥表現為:皺眉、努嘴、清嗓音、扭脖子、聳肩外,也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
當然了,這些情況家長在家是無法改善的,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康復治療、用藥干預。
02 生理因素
由于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0~12歲」神經系統的抑制不平衡,所以自制能力差;和孩子小力氣小,拿不了重物是一個道理。
也就是說,孩子沒有偏離以上年齡段的專注時長,那孩子的專注力就沒有問題。
只要教養方法得當,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都能獲得正常的專注能力!
03 家庭教育因素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也非常大。
常見的,孩子在做事、做作業的時候,父母不經意間打斷。
這些行為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就像霉菌無聲無息地吞噬新鮮的水果一樣。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當然難以得到提升了。
04 飲食與環境
比如像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都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注度。
此外,環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鉛含量過高、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專注度也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在飲食上,父母要盡量減少孩子糖、零食的攝入;在環境上,嚴格把電子產品的使用,減少含鉛物的接觸。
明確孩子屬于哪一種情況,我們才好“對癥下藥”,讓孩子的注意力訓練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