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1、注意力不集中
我們把注意力比喻成一扇門,凡是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如果沒有開啟或半開半閉,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
2、視知覺能力發展失衡
視覺是指眼睛看到的信息,視知覺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對看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
每個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孩子的視知覺能力達不到同齡人水平,就容易出現粗心的問題,視知覺能力落后和粗心有著緊密的聯系。
3、知識點掌握不好造成認知不清
4、思維能力造成的審題不明
5、父母不良的心理暗示
當孩子剛上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會雄心勃勃地爭第一,可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存在差異的,在沒有提高學習能力之前,無論他們如何努力,結果都會不盡人意,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受到家長和老師無數的批評和誤解,比如說粗心被認為是不認真,意志不堅定等等。在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影響下,大人傾向于以更大的壓力來矯正。比如打、罵、處罰,當我們施加過大的學習壓力時,孩子會充滿挫折感。
因此要客觀分析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對癥下藥多給孩子正面的激勵,激勵是對孩子思想行為的認可,在被肯定、被信任的狀態,孩子的主動性會較好的調動起來,從而鞏固自己的行為,隨著一次次被鞏固,孩子容易樹立起自信,認為自己“行”,即使有時遇到困難,由于以前被認可,被肯定,而鞏固起來的自信,孩子就容易主動去試,這是一種很可貴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培養孩子的“主動精神”那將是我們教育的極大成功,因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面對任何問題的積極能力。
二、解決粗心、馬虎問題的方法:
1、運動知覺:跳繩、打球、平衡能力;
2、手部精細動作:描圖、搭積木、穿珠子、夾豆子、手工;
3、視知覺能力:
(1)視覺集中
(2)視覺記憶:牌、填詞、口頭表達
(3)視覺分辨
4、學習習慣:
(1)合理利用草稿紙:給題目編號,合理的空間安排。
(2)不要過多的依賴橡皮,養成一次成稿的習慣。
(3)遇到不會做的題先放下,等全部做完后再認真思考。
(4)養成做事的條理性。
(5)養成做完作業自己檢查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