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指個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眼、耳、口、鼻、皮膚等),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信息輸入大腦,大腦再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按捺、聯系、同一),并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通俗地說,感覺統合就是信息輸入、處理、輸出循環協調統一的過程,是認識世界的根本。
啟樂園兒童專注力專家表示,感統失調訓練,確實越早越好,但多數家長有個誤區,認為感統失調訓練是早教的范疇,其實感統訓練的黃金期是在12歲以前,錯過了0-6歲的早教訓練階段,那在7-12歲時就更應該抓緊訓練了。
那么,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呢?
啟樂園兒童專注力根據多年的教學研究及教學經驗,總以下幾點表現:
1、本體感覺失調
表現多為方向感差,左右不分,易寫錯別字,經常扣錯扣子。動作模仿不到位,四肢協調性差,手腳笨拙,坐姿不端正。
2、前庭感覺失調
表現多為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情緒控制差,喜歡自轉或害怕旋轉,轉很久不覺頭暈或一轉就暈。平衡感差,走路東倒西歪,經常碰撞東西。
3、視覺系統失調
表現多為空間理解差,對圖形的辨識能力低,。經常將文字偏旁部首寫反,閱讀抄寫跳字漏行。粗心大意,丟三落四,閱讀速度慢,寫作能力常常不高。
4、聽覺系統失調
表現為聽而不見,一句話要聽好多遍才理解。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咬字不清。聽動反應慢,影響聽寫速度,詞匯記憶差。
5、觸覺系統失調
表現為反應遲鈍,或對外界刺激反應過分敏感。害怕陌生的環境,適應性差。偏食,暴飲暴食,脾氣暴躁。喜歡吮吸手指,咬指甲。對某種感覺特喜歡;如:玩沙,刮東西。
需警惕,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常出現學習問題!
啟樂園兒童專注力資深感統訓練師表示,學習是個需要調動視覺、聽覺、本體、觸覺等一系列能力的復雜過程。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因為視覺不成熟導致閱讀能力弱、認字困難;因為大小肌肉發展不良或手眼協調不良,握筆困難無法寫字;因為空間理解能力弱,導致數學學習慢,計算易出錯;因為視覺不平順,出現丟題漏題,影響成績;因為易受干擾而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控制自己遵守紀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不好就是態度不好,但,有些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學好,而是能力不足,沒辦法學好。
怎么辦?感覺統合失調有辦法解決嗎?
啟樂園兒童專注力專家強調,感覺統合失調不是病,不需要吃藥打針,在專業的測評和觀察下,制定符合孩子發育狀況的訓練計劃,堅持正確規律的感統訓練就可以糾正。
1、 前庭平衡訓練
通過【旋轉運動】、【搖晃運動】、【平衡運動】、【跳躍性運動】、【姿勢反應性運動】、【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的體驗】等訓練刺激前庭覺的發展。
2、 本體感訓練
通過羊角球蹦跳、平衡木、腳踏車、攀爬、翻滾等訓練刺激本體覺的發展,此外,游泳、摔跤、拔河、爬繩、搬運貨物等戶外運動可以刺激孩子本體覺的發展。
3、 觸覺訓練
通過大籠球、刺球、跳帶、穿爬隧道等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顏面部、手腳等部位,促進觸覺的健康發展。
4、 學習問題的行為干預
動態訓練結束之后,結合靜態行為干預,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訓練視覺能力、聽覺能力,提高注意力。動靜結合,標本兼顧,才能全面解決感覺統合失調帶來的問題。
啟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