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觸覺敏感行為表現:
(1)、對外界刺激信息適應性弱,喜歡固著于熟悉的環境和動作(重復的語言,動作),固著于某些行為如吸允手指,咬指甲,在陌生環境中常表現焦慮不安,無所是從。
(2)、容易膽小害怕容易,驚慌哭泣,缺乏自信,怕人,遠離別人,害怕擁擠、排隊和集中,不進教室,不喜歡被別人觸碰和按摩,人際關系冷淡,常陷于孤立之中。
(3)、不喜歡碰觸某些粗糙的衣料或物品,不愿意穿粗布衣服,怕衣服內的標簽,怕風吹日曬,常拒絕理發,洗頭發,洗臉,剪指甲,打針。
(4)挑食,偏食,用指尖拿東西 。
(5)對不經意碰觸的東西反應激烈,有的攻擊性強,經常欺負別人,個性孤僻,在團隊中很少有朋友。
(6)注意力不集中,很難專心,無法從事有耐心或有恒心的學習,致使學習成績差。
觸覺遲鈍的行為表現
(1)反應慢——拖拉行為的生理基礎,動作欠靈活,大腦細微的分辨能力差。
(2)粘人、喜歡被父母摟抱需要特別多的撫摸、過分喜歡碰觸各種東西,有強迫行為,一再重復某個動作。
(3)人情冷漠 ,學習積極性低。
(3)有的 發音不清楚,語言發育遲緩。
(5)缺乏安全意識,往往危險感弱,身上常有疤痕,卻不被自己察覺,常有冒險行為,不在乎被打罵。
目前觸覺敏感的兒童日益增多,這和生產環境和嬰兒生長的環境有關。
剖腹產的生產方式或用助產工具都會使胎兒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或產道的擠壓力量較弱,都會使兒童的觸覺比正常生產的兒童少,觸覺敏感的機會自然就較高。
家庭生活環境的改變,不但使兒童活動空間減少,身體接觸的地方也少了,戶外玩水、沙、泥、土及草地上打滾等游戲也不多,甚至曬太陽的機會也很少,兒童在觸覺學習上的嚴重不足,是觸覺學習不足的主要原因。
感覺防御太強的兒童,這方面能力明顯不足,因此對任何信息都會急著去做反應大腦動蕩不安,自然也會影響注意力集中,對衣服或周圍一切接觸都會去做不舒服的處理,重要的學習信息,自然也就很難專心的傳入大腦皮層了,因而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和學習上的困難。
而觸覺遲鈍的孩子則反應慢,動作不靈活,大腦的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學習能力很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