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打球的時候,可以不看球拍和球,用本能接住球并打回到對方接不到的區;D、停電的時候,我們因為感知不到手的位置和嘴的位置,吃飯用勺子還好,只是糊自己一臉的飯菜,用筷子叉子可能就會把自己的臉扎到;
這些都是【本體覺】的體現本體覺是人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肌腱、關節、韌帶等運動器官在不同狀態下(運動或靜止)下帶來的自身的一種感覺。如果平衡覺、觸覺、前庭覺不良,本體感就很難健全發展了。
本體覺所提供的訊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可以在腦海中產生一個良好的身體概念,可以清楚的分辨出身體各部位與環境的相對位置,比如:在跑步時判斷自己快要撞到某障礙物時,會給身體下達指令停止跑步或者調轉方向,而讓自己不撞到桌子上;在學習跳舞的時候,可以模仿各種動作等。當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有了一定的概念時,就會發展出動作計劃,比如:在玩一些孩子沒有玩過的新游戲時,他們會借助過去的經驗來組織和計劃身體動作,從而適應新的游戲。孩子的感官活動和肢體動作的協調,可以增加神經傳導物質,啟發孩子的外部感官經驗和身體內部感覺的經驗和記憶,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和身心平衡的狀態下,提升時間觀念嗎,以及增強注意力和記憶力,激發孩子的學習驅動力。本體覺是最重要的神經調節器,可以幫助抑制前庭覺和觸覺的過度反應,本體覺活動可以減輕觸覺過度反應,并使神經系統維持在理想的警戒狀態。

本體覺的改善,一般要結合前庭功能的訓練,才能綜合提升孩子的感統能力。
下面介紹一些在家就可以操作的小游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需求有選擇性地進行練習。
搖小船: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盤腿而坐,手拉手前后搖晃,同時可以加入兒歌,讓游戲更具趣味性。
夾球跳:讓孩子用雙腳夾住一個海洋球或布袋,跳躍到指定位置后再將球放下。
小牛拉車:孩子雙手伸直撐在地板上,家長抓住雙腳抬起離地,像推車一般前進(孩子的手同時配合移動)。也可以融合背上毛絨玩偶,模擬拯救小動物的情景。
大龍球按摩:讓孩子趴在墊子上,家長用大龍球從孩子腿部到腰部進行按壓,也可以改善觸覺不良的情況。
羊角球跳躍:讓孩子坐在羊角球或大龍球上,依靠自身力量進行跳躍,對整體的身體協調和肌肉控制都有幫助。
蹦床跳躍: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進行蹦床活動,同時融入趣味游戲,比如蹦床拋接球、蹦床套圈、蹦床開合跳等等。每天跳5分鐘,堅持就會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