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家里雞飛狗跳,家長們都盼著這幫神獸們趕緊歸籠,可開學后,新的焦慮又出現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好動不安、愛哭粘人、任性不聽話、動作不協調……
5G沖浪在網上找答案,結果就這樣給孩子的行為定義成了“感統失調”。
要說這些行為表現,小包子也有,大部分的孩子其實都有,所以很明顯,“感統失調”這個概念大多時候是被濫用了。
不過,孩子的感統能力確實非常值得關注。
那到底什么是感覺統合,哪些表現是感統失調呢?
接下來包爸就帶你們好好了解一下感覺統合,全是干貨,趕緊收藏!
感覺統合最早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博士艾爾絲于1969年提出的。
感覺統合的概念 所謂感覺統合,就是指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從環境中獲得不同感覺通路的信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后輸入大腦,大腦再經過對輸入信息的加工處理(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后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簡單概括就是: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做出反應。
知道了感覺統合的定義,那么感統失調就很好理解了,就是進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形成有效的組合而產生的一種缺陷。
感統失調的表現還要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這七個感官上的失調表現說起,我將這些表現整理成了一張表格,以便大家對照。
說了這么多,肯定有人問了,包爸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提升孩子感覺統合的能力呀。
當然有了!而且0-7歲是孩子練習感統的黃金時期,年齡越小,生理優勢越強,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過正確練習,可以很大幾率避免感統失調的發生。
像我最近就和小包子一起練了一套親子操——《我的寶寶會武功》。
這套武功看起來簡單,但實用性非常強,不僅能夠起到預防和提升孩子感統能力的作用,還特別有趣,每次和小包子練武功,她都興奮地不得了,整個客廳充斥的全是她的笑聲。
這套親子操一共有三個動作,每個動作都能讓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得到訓練。
·第一招·金鐘罩
這個招式需要我們大人裹上被子,做一張一合的動作,然后讓孩子從1~2米處跑向自己,看看孩子能不能搶在被子合上之前闖進被子里。
這個動作可以精準地鍛煉到孩子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認知感。
我們一家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通常我會扮演怪物抓小包子,包媽就揮著被子一張一合,小包子怕被我這個怪物老爸吃掉,就必須找準時機鉆進包媽的金鐘罩里。
大家可以參考我們家的這種模式,讓親子操的趣味性up↑
·第二招·乾坤大挪移
大人和孩子各自坐在坐墊上,兩手拉著邊角,比賽前進。
這個武功招式是小包子特別喜歡的一個,小包子的好勝心很強,每次都非常努力地沖向終點,經常滿頭大汗還吵著要繼續比。
這套招式能很好地訓練孩子平衡能力和專注力。
·第三招·凌波微步
最后一個招式看似非常簡單,但其實暗藏玄機。
在家里選擇一個比較空的地方,在地上放4~6張繪本紙,讓孩子一步步走在上面,并且規定腳不可以出界。
這個動作可以由簡入難,像我就會再給小包子設置幾個關卡,關卡1就是把這些紙張并列擺好,讓小包子可以輕松地走過去。
后面的關卡我會把紙張在小包子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隨意擺放,讓她既能做到又不能很順利的做到。
說它暗藏玄機,是因為就這個動作,很多大人都做不好,比如包媽。
這套招式在鍛煉孩子的反應速度上有非常不錯的效果,建議經常練習。
沒想到吧,這一套套的招式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能起到不容小覷的作用。
總之,引導孩子多做有益的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預防和提升感統能力,運動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