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自控力不足怎么辦呢?家長們可以借鑒感統訓練課中的某些小妙招運用到生活中哦!
第一招是最重要的,叫信守承諾,獎勵延遲享受。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一哭鬧,就圖省事,給開個空頭支票,說寶寶乖,你坐這兒等我十分鐘,我就帶你去公園坐小火車。可等你把手頭的事兒一忙完,馬上就食言了,或者換個小得多的獎勵,比如不去公園坐小火車了,就在小區里轉轉得了。
你覺得用這種方法騙騙小孩沒什么關系,可是,你在一次次的食言中,就慢慢蠶食掉了孩子對你的信任,讓他們在潛意識里覺得,反正聽話等著也是白等,還不如不等了,這樣他就會越來越難管教。
但是在感統訓練課中,訓練師的承諾是一諾千金的,承諾的獎勵一定會給,但是孩子違反規則的話,之前承諾的小小的懲罰也一定會罰。所以孩子在感統課中能夠控制住自己。
要想在生活中也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家長就必須得一諾千金、言出必行。
第二招叫“角色扮演”。
你讓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安靜站著,他可能連一分鐘都堅持不到,但是在感統訓練課中,訓練師讓他假裝士兵守衛城堡,他也許能堅持五分鐘。
類似這樣的的角色扮演游戲,就能鍛煉孩子的自控力。因為游戲是有規則的,孩子融入游戲情境后,就會借助想象力克制沖動,遵守規則。不知不覺,自控力就得到了鍛煉。
第三招是玩跟直覺相反的游戲。
“紅燈停,綠燈行”,是孩子都很熟悉的規則,但是感統訓練課中可以反過來,把它改成“紅燈行,綠燈停”,讓孩子根據這個規則來玩游戲。
再比如,原來的規則是聽到音樂要跳舞,音樂停了馬上靜止,當孩子習慣了這個規則之后,就反轉一下,讓他聽到音樂的時候不動,而音樂停了再跳舞。這些感統小游戲都能有效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抑制沖動的能力。
你看,這幾招感統訓練課中常用的妙招,都是既有效又有趣,下次不妨試一下,在提高孩子自控力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