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聽到家長問:“孩子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的問題。很多家長懷疑孩子是多動癥,需要去醫院治療,其實很多情況下,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感統失調而造成的。今天我們就感統失調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這個問題,給家長們分析下。
一、注意力不集中的具體表現:
1. 當孩子在做一件他并不喜歡的事情時,你會發現他很容易就走神了;也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物,但他總是不能理解。
2. 當孩子在參與自己很感興趣的事情時,如:玩電腦、看電視時,卻往往聚精會神,無論周圍發生了什么,都不會干擾到他。
3. 經常會記不住老師上課講的內容。
4. 做作業的時候,如果沒有家長或老師在一旁監督,根本無法獨立完成。
5. 丟三落四,三心二意,做事情很容易被其他人或事吸引,從而無法專心做原本在做的事情。
6. 和他對話時,也許他的眼睛是盯著你沒錯,但你會看到他的眼神是空洞的,因為他的思緒已經不知道跑去了哪里。
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 感覺統合方面:很多情況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感統失調而造成的。感統失調是指通過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膚等感官輸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形成有效的加工、處理、整合,進而使肢體不能和諧、高效地運作,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學習、運動、生活障礙等問題,就是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是學習一切的基礎,學習的基礎是專注力!
2. 環境方面:可能住所地處熱鬧區域,孩子從小就在一個無法保證安靜的環境下成長,總有一些響動會分散他的注意力;家里的物品擺放很亂,明明是書桌,卻堆著很多零食、玩具,又或者在書桌旁邊就是電腦,讓他心猿意馬。
3. 家庭方面:其實對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也非常大。教養態度與家中生活習慣,對孩子的行為影響真的非常大,下面的情況在每個家庭中都非常常見,為了孩子的注意力,家中們需要敲響警鐘了!
① 教養態度是否一致,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態度不一致的情況,使孩子無所適從,沒有定性,也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② 有些家庭過分寵愛孩子,缺少行為規范,過多的縱容,導致孩子隨心所欲而注意力不集中;
③ 作為父母,總是希望能培養出一個天才,因此沒有配合孩子的成長腳步,而是急于求成想要把太多的知識塞給他,對于那些遠遠超出他承受范圍的事物,他無法理解,或許最初會感到新鮮,但時間一長,孩子必然會喪失興趣,也就不愿意集中注意力;
④ 有的家庭會有這種情況,就是家長會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玩具只能帶給孩子短暫的吸引,無法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到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樂趣。給孩子買太多玩具,抹殺了孩子的注意力;
⑤ 有的家長喜歡看著孩子做作業,這原本沒有什么不妥,但如果正好來電話了,也不注意,直接就在孩子邊上開聊起來,這樣一來孩子的注意力全被電話內容吸引了,哪還有心思做作業?
三、家長應該怎么做?
1. 讓孩子明白自己將來要奮斗的目標是什么,并要讓他懂得自己必須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實現。以此來慢慢培養注意力。
2. 除了學習外,培養孩子健康的興趣愛好。如果孩子對某種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變得專心。家長們千萬不要打壓他的積極性,同時要告訴他,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要有恒心,千萬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不要勉強孩子長時間的學習,要適當的勞逸結合。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家長要循序漸進,比如先讓他學習10-20分鐘,然后讓他停下來,唱唱歌、活動一下身體,讓緊張的大腦得以放松,更有利于下一個時間段的學習。之后慢慢延長學習的時間,切忌操之過急。
3. 從小就鍛煉孩子自己動手,培養他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可以在一旁用言語鼓勵他,指導他下一步該怎么做,但是不能代勞。做作業也是一樣,可以適當地啟發他,但是不可以直接把解題過程都告訴他,那樣的話,他只會做這一道題,卻不會思路,無法舉一反三。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氛圍。東西的擺放要有序,孩子學習的房間不能有太多分散精力的物品。家長也不要總在孩子周圍走來走去、接打電話,看電視、聊天也要控制分貝。
4. 平時多給孩子信心。如果孩子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家長可以耐心地陪著他,等到他完成后,表揚他“你看,只要你專心,是一定可以做好任何事情的”,讓他對自己有自信,并逐漸把這種勁頭延伸到其他事情當中。
5. 讓孩子學會如何把有限的時間合理分配,什么時間寫作業,什么時間娛樂,并讓他在實踐中了解,只有迅速而準確地完成學習的任務,才能有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想要孩子分心都難。
6.要看注意力不集中的程度,如果很影響學習和生活的話,要進行必要的感統訓練和學習能力注意力訓練,到專業的訓練機構進行全方位測評,然后根據測評結果進行針對性注意力訓練。
加強體育鍛煉,平時多跑步、打羽毛球,進行有氧運動,增強孩子的體質,訓練孩子的協調性,可以讓孩子不容易感到身心疲倦,容易集中精力。
如果孩子出現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好動,坐不住等現象時,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婦幼保健院,或者是像啟樂園這樣專業的感統注意力訓練機構,尋求幫助。及時給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測評,及早改善孩子感統失調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