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過早讓兒童學習識字與感統訓練孰輕孰重的問題展開談之前,我們先來打個比方。就拿吃飯來說,不是每頓飯讓孩子吃的多才健康,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孩子的飲食是需要合理搭配。因此,看書識字是兒童時期需要完成眾多任務中的一個,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個。
因此,做為家長千萬不能讓孩子寶貴的童年,浪費在這個年齡段并不重要的任務上。那么,家長該給孩子教育培養什么呢?答案是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該學什么學什么。
根據醫學上講,0-6歲的孩子是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這期間,孩子身體需要大量的營養去供養身體的發展,飲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當然玩耍、社會交往也是很重要的供養來源。
也是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感官學習也處于關鍵發育期。視覺、聽覺、前庭覺、本體覺、觸覺等,孩子們通過身體的運動去刺激這些感官系統,最終達到統合一致。感統訓練的深層次作用是使孩子心靈手巧,深入孩子的內在,讓孩子完成一些高級別的思維、轉換、學習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像很多兒童出現的在閱讀時跳行,寫字漏筆畫,或數字寫反等等,有時并不是孩子馬虎,而是他的感覺協調性有缺失。在幼兒時期,如果孩子過多的進行用腦參與的識字和閱讀,勢必他就缺乏去運動,去用手,用肢體工作的時間和機會,必然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感覺協調性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如果孩子缺少身體參與的活動,身體上的意識也會缺失,一個方面可能形成多動不安,專注力差,另一個方面,也有可能形成缺乏活力和做事的主動性。
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孩子心理和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孩子需要真實的生活去體驗,真實的環境去感受,真實的成人去模仿。成人主導的活動和放松自主的玩耍都是孩子成長的需求,在這樣的玩耍中,孩子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動手實踐,在主動呼出和被動吸入之間形成和諧的內在狀態是心理健康的關鍵。在幼兒時期,孩子是一個巨大的感覺體,隨時隨地都吸收著大量的周遭存在,所以,這個時期的幼兒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和空間去自由玩耍。
過早的讓孩子學習識字,會讓孩子緊張、有壓力,時間久了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學。了解了上面這些內容,現在家長應該對孩子0-6歲期間應該主要學習什么有了大概了解,也應該認清學習識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至少在當前時期不是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