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些情況,有些家長可能會很生氣的說孩子“你走路專心點,怎么老不看路?……”也有的家長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骨密度或者微量元素,可是發現都沒有問題,可孩子出現這些情況是怎么回事?
還有這類孩子,看電視、玩手機、ipad的時候特別專心,甚至你叫他他都不一定有反應,可是一到學習的時候,要不就是上課不專心、小動作多,要不就是寫作業拖拖拉拉,寫字歪歪斜斜的,讀個書也多字少字,甚至還會有剛學過的知識,扭臉就忘,根本記不住老師說的話。
孩子出現這些情況,并不是孩子調皮搗蛋,或者不夠聰明,而是孩子出現了感覺統合失調。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和刺激,人的大腦,通過感覺系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來接收、搜集這些信息。以便大腦對這些刺激及時的做出適應性反應,這個過程,我們稱為感覺統合。
而感統失調通俗的來講就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當大腦無法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并指揮人完成各項動作時,就會出現行為和語言的障礙。
感統失調的孩子是“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孩子的智商沒有問題,有的甚至更聰明,只不過因為感統失調,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有些家長可能覺得,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就好了,不用太在意。但是,動漫火車早期教育協會副會長說:“感統失調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愈,反而會由于身體發展不足,在成長的道路上。會比其他孩子走的更辛苦。”
這些孩子,就必須要參加專業的感統訓練,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感覺通路,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而且,孩子參加感統訓練的黃金時間是3~6歲,一旦超過12歲,由于孩子大腦已經基本發育完成,想要改變孩子的情況就非常難了。
感統訓練,提升孩子專注力、學習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能力、膽量自信心等7大能力,讓孩子贏在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