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感覺統合則是側重運動能力的一種訓練,是上個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理論,它強調人的感覺動作,包括前庭器官,對于學習的作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有心理學家對感覺統合理論的訓練進行了總結性研究,發現總體上感覺統合訓練與學習成績的提高無關。也有的家長說,訓練感覺統合后,孩子飯量上去了,成績下來了。如果說訓練感覺動作能夠解決學習成績問題,那么,體育活動出色的孩子不都是學習尖子了嗎?
根據我們的經驗,被診斷為學習能力落后的兒童中,有些伴隨著感覺動作的落后,有些則不伴隨。絕大部分注意力或者閱讀有問題的孩子,并沒有出現感覺動作落后,他們會跳繩拍球,但讀寫不行。兩者的主要區別概括如下:
學習障礙訓練
1、針對聽說讀寫困難者
2、主要內容為閱讀、計算寫作、聽講能力
3、個別化教育方案,由一個教師對1-2個學生進行個別化的教育輔導。
4、重視內部的認知過程和高級和思維過程及學習的操作能力的改進。
5、對訓練教師要求高。
6.難度大,需要不斷地修正原有的教育方案
7、與成績的提高相關高
8、受現代認知心理學指導
感覺統合訓練
1、針對感覺運動落后者
2、主要內容為平衡、翻滾、肌肉動作能力
3、由一個教師對10個以上學生進行同樣的動作訓練,如滑板等
4、注重外部的運動能力 身體協調能力改進。
5、對教師要求低,可在家進行訓練。
6、難度低,只做規定動作。
7、與成績的提高相關低
8、受傳統的行為主義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