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覺統合的定義
感覺統合就是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從環境中獲得不同感覺通路的信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包括:介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系、統一),并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
我們本身的反應,又是一個新的回饋刺激,提供大腦有關我們行為的信息,幫助我們發展出更有效的行為反應。籍著這種持續不斷的感覺統合過程,大腦的分工愈來愈精細,功能愈來愈好,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也就愈來愈強。
二、感覺統合的功能
綜合起來說,感覺統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組織功能。我們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內外世界的眾多感覺刺激傳遞到腦中,這眾多的感覺刺激各有各的傳入和傳出通道,在此情況下,人要根據這些信息順利進行活動,腦就必須把這些感覺信息組織好。腦部一方面對各種感覺刺激做出反應,下達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對各種感覺信息做綜合處理。如果各種感覺信息傳入和傳出的通道暢通,整體協調得當,人的神經系統就會利用這些紛繁的感覺刺激來形成認知、動作等各種適應性活動。這便是感覺統合的組織功能。
(2) 檢索功能。輸入人腦的感覺刺激是非常多的,人腦在意識水平上不可能對此都做出反應。而感覺統合把各種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從中檢索出來,以供腦使用。腦對統合過的主息進行反應,就更為準確、及時。
(3) 綜合功能。感覺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體的形式呈現給人的,感覺統合的功能便把各種感覺綜合,形成整體。
人是如何形成對一個蘋果的認識的?對蘋果的感知是由眼睛、鼻子、嘴巴、皮膚、手指以及關節等各種感覺器官共同來完成的,但是為什么我們會形成一個蘋果的整體認識,而不是許多人?這是因為人對蘋果的各種感覺刺激進行了統合,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蘋果。
(4) 保健功能。如果一個人的感覺統合很好,他就能很好地適應內外環境,人就會產生勝任、滿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感覺。
《 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 》
感覺統合失調主要表現為:
1.容易分心
2.活動水平過高或過低
3.沖動,不易使自己平靜
4.自我概念差,易出現行為問題
5.對感覺的刺激反應低下或過度
6.社會交往能力不佳,情緒不穩定
7.動作笨拙,粗心
8.肌張力不足,姿勢不佳
9.注意轉移困難
10.言語、語言發展遲緩
11.學習成績不良
感覺統合失調,有時可能很隱匿,尤其在兒童中,容易把問題歸咎于其它的原因。如“他固執,懶惰”,或“他不愿做”,或“她被寵壞了,怕羞,嬌氣”。
《 感覺統合訓練內容及目標 》
三、感覺統合訓練的原則
1.訓練當中要讓兒童感到快樂而不是壓力;
2.訓練中兒童是主角,要尊重兒童對感覺刺激的需要和選擇;
3.通過控制環境給兒童以適當的感覺刺激,從而改善其感覺統合能力,使兒童能作出適應性反應,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 訓練過程中,給孩子以積極的反饋,并與家長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