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體感失調
發布時間:2012-09-30?00:00:00點擊量:130
本體感失調
◆從小抓起,多多活動:要注意手指小肌肉的精細運動訓練,可根據孩子年齡、能力等特點,自行設計抓、握、捏、扔等游戲,如擺積木、投球、捏橡皮泥等。尤其應注重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上幼兒園之前要學會洗手、擦臉、剪紙以及自己擦屁股。之后要練習拿筆、拿筷子、系扣子、系鞋帶等。
◆球類運動:3歲左右的孩子要訓練他們拍皮球,要求他們左右手交替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簡單的分解動作開始,堅持下去。
◆多多表達:為孩子提供適宜的語言環境,多和孩子交談、講故事,鼓勵孩子表達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漸學會準確描述身邊的事物,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做家務:4歲左右的孩子有積極參與家務的要求,家長要抓住這個時機,耐心地教會孩子逐漸從事各種家務,并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長期承擔某項任務。
大運動方面——安排了游泳、球類、跳繩、踢毽子、滾鐵環、跳房子等活動項目,每天保證40分鐘;
精細活動方面——安排了穿珠子、夾豆子、裝模型、做手工等,每天練習15分鐘;
游戲活動方面——安排了爬行、翻滾、平衡、飛行、搖擺等活動,每天玩樂30分鐘;
另外,還有不定期的出游,爬山、遠足等。
同時,生活技能方面,媽媽開始更徹底地放手,讓孩子自己穿戴收拾、整理床鋪、洗漱沐浴、收拾書房等。孩子做這些事時,媽媽以極大的耐心與寬容守侯在旁,動嘴不動手,促使他生活自理。媽媽還時常利用放學路上、晚餐、散步、臨睡前的好時機,跟安安聊天,鍛煉他的言語能力。
感覺統合訓練的科學基礎:感覺統合訓練的科學基礎是腦科學、生命科學、思維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多元智能的理論。教育部韋鈺副部長曾在“科學教育——開發兒童少年潛能”課題開題會上強調:掌握科學的教育規律,全面開發兒童青少年的自身潛能,為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打下基礎,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