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三歲幼兒培養學習能力
發布時間:2012-10-12?00:00:00點擊量:186
那么三歲幼兒怎么樣學習數學呢?因三歲的幼兒思維尚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缺乏理解事物抽象關系的基本觀念。因此,正確引導將對他們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其實教三歲幼兒學習數學,不一定非在教育活動時間內進行,也可滲透于他們的日常生活,而且這樣取得的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一、在整理玩具時進行數學教學
三歲幼兒最喜歡玩具。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例:每次玩完玩具后,讓幼兒自己收拾玩具。這時,就可給幼兒提出問題,請幼兒按玩具用途進行分類,把屬于車類的玩具放在一起,把積木放在一起,把布娃娃類的玩具放在一起。幼兒會很有興趣地做這些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可增加難度,如:把汽車類的玩具放到一邊,積木類玩具放到另外一邊……這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數學中的分類和認識顏色的內容。
二、利用區域活動進行數學教學
人們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幼兒。三歲的幼兒最喜歡模仿成人的行動。因此,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就為他們模仿提供了空間。利用區域活動進行數學教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玩娃娃家的游戲。它的功能上滿足了幼兒的模仿心理,讓幼兒感受成人的活動,同時它也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好機會。因此,在幼兒玩娃娃家之前可先提出問題。如:家中來了幾位客人,(學習手口一致點數)為每位客人準備一杯茶(一一配對)。如請客人吃飯,還要為每位客人準備一個碗,一把勺子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幼兒學會點數(數量應控制在5以內)。一一配對等數學知識。
三、利用戶外游戲進行數學教學
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同樣,學習數學中的比高矮,就可在戶外活動中進行。例:戶外活動時,可以和幼兒比一比誰的個子高,誰的個子矮。比較后,幼兒很快就按從矮到高的順序主動站隊,這樣可以一舉兩得。幼兒不僅學會了比較高矮,而且還學會了站隊。
四、在玩中進行數學教學
三歲的幼兒最喜歡搭積木。搭積木不僅動手還動腦,利用玩積木的時間可教孩子認識圖形。例:我用長方形的積木搭墻,用三角形的積木搭房頂,幼兒會再玩的過程當中認識各種形狀,這些都是認識圖形的好方法。
總之,只要合理利用幼兒在園的活動時間,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讓三歲幼兒學數學不再是一件難事。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認識能力,激發起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以后學數學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使之終生受益。
五、還可利用來園、午睡、離園的時間進行數學教學
由于三歲的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在來園、離園時,除了幫他們整整衣服,提提褲子,還可進行數學教學。如:最早來園的是誰?誰又來了?一共來了幾個小朋友?幾個男的?幾個女的?午睡時,讓幼兒說出自己睡在上床還是下床?誰在你的上面?誰在你的下面?……離園時,請小朋友一起數數,從1-10,逐漸增加至從1-20……
總之,只要合理利用幼兒在園的活動時間,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讓三歲幼兒學數學不再是一件難事。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認識能力,激發起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以后學數學有一個很好的開始,使之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