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當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時,能迸發(fā)很多奇思妙想,拼積木能拼出創(chuàng)意的構造,畫畫能畫出讓人驚嘆的故事情節(jié),看書也能有不同尋常的思考。
當專注的時候,會更加樂于思考——這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表現(xiàn)出的特征,其實這可以從腦科學層面來解釋。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大腦進入專注力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時,周圍的雜音、畫面,腦海里的雜念都會消失不見,進入近似于“忘我”的境界中。 在這個時候,大腦內(nèi)部在發(fā)生什么呢?輸入的信息會在大腦神經(jīng)中樞里四處游走,此時會進入深度思考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思考能力。 而且,大腦會對只思考過一遍的事情進行重復思考,判斷之前的想法是否合理,是否還有更好的解答。 在這種重復思考中,孩子對于事物的理解將不再流于表面,在一次次的推翻重構之中,將更了解事物的底層邏輯。 可以說,專注力能夠催生出更好的思考能力,提高思考內(nèi)容的水平。
專注力被認為是記憶、情緒、決策等人類認知過程中最具體的一種,是其他認知的入門。 不只是思考能力,專注力也是很多種其他能力的“元能力”,比如學習力、記憶力、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感知力…… 根據(jù)中國心理學研究所調(diào)查顯示:我國75%的兒童存在專注力的問題。其中,42%的孩子上課時很難集中注意力,60%的孩子不能堅持專注聽課30分鐘以上。 專注力缺失不僅會導致孩子的學習效果不佳,還可能引發(fā)行為問題增多、情緒波動等一系列問題。 孩子專注力方面的問題并不一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好。所以,家長們需要盡早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干預,不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專注力的培養(yǎng),還可以在科學系統(tǒng)的指導下進行訓練。 注意力訓練 給孩子一個會學習的大腦 游戲是兒童喜歡的方式。注意力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訓練,或比賽,或陪玩,貴在孩子的堅持,重在大人的參與。在訓練次數(shù)的安排及學習材料的內(nèi)容應遵循的原則是:從小到大、從短到長、從少到多、從易到難。以下幾個活潑有趣的方法,不妨一試: ① 隨意書寫 ②拼圖 ③小幫手 ④一模一樣 和孩子面對面,你一邊報“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一邊觸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關部位,讓孩子跟著做,比一比誰正確、速度快。開始時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報,隨著熟練程度的加強,你可以連續(xù)報三個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讓兒童連續(xù)觸摸,報的速度也可逐漸加快。 這個游戲在高度興奮中凝聚起注意力。游戲開始不強調(diào)左和右,比如,你觸摸左耳朵,孩子可以因面對面而模仿著觸摸自己的右耳朵。熟練后可增加難度強調(diào)左右。 ⑤玩撲克游戲。 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于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孩子盯住這張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后,讓他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shù)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shù)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長期訓練下去會使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多的開發(fā),有效提高注意力、學習能力及記憶水平,改善腦功能,增加兒童認知、反應的恢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