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孩子在放學回家后,常常對父母說:“累得不想動彈了”。有些家長很不解:孩子玩的時候精力十分充沛,可是一到學習就沒了精神,直喊累,這是怎么回事?
孩子從學校回家就喊累,這在很多成績不理想的孩子中普遍存在。這并不是孩子偷懶,而是他們是真的累。
因為孩子成績不理想,主要的影響因素不是咱們一直以為的智商,而是被忽略的專注力。
腦科學的研究結果也證實,注意力越集中,我們的大腦就越節能、越高效。
由此可知,那些注意力始終處于渙散狀態的人,其實才是學得最辛苦的人,反而是那些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學得比較輕松。
所以不管是為了保護我們孩子的大腦,避免過度的能量消耗,還是為了讓孩子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我們都應該幫助孩子有效提升他的學習專注力。
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疲勞”癥狀。這里所說的“累”是孩子在緊張學習之后產生的一種疲勞感,而這種疲勞,有的是屬于生理性疲勞,有的則屬于心理上的疲勞。
所以,一旦發現孩子經常處于“疲勞”狀態時,應分析一下,到底是屬于生理性疲勞還是屬于心理性疲勞。
生理性疲勞:
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負荷而引起的。
心理性疲勞:
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繃得太緊而導致的,是人的主觀體驗的一種疲倦感。其實,心理上的疲勞比生理上的疲勞更可怕。生理上的疲勞在短暫的較充分的休息之后,很快會消除。
而心理上的疲勞如果不能及時被發現,進行正確的引導,則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
心理疲勞嚴重的,還可能發展成心理病態,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勞,光靠保證睡眠時間是不行的。
那接下來就說說如何消除孩子心理疲勞的方法:
1、減輕精神壓力,全面評價孩子
做父母的首先要減輕精神壓力,對孩子要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單純地從分數上的高低來衡量,要做縱向比較,即自己和自己比,過去和現在比。
2、幫助孩子明確奮斗目標,激發自信心
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明確和分解個人階段性的奮斗目標,用不斷取得的小成績激勵孩子,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恢復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勞,學好各門課程。
3、教育孩子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引導孩子將個人理想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培養對社會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正確對待學習的困難、個人的成敗、榮辱,從而提高自我心理的調節能力。
4、改善營養,保證孩子睡眠。家庭可適當開展文體活動,做到勞逸結合
5、幫助孩子減少作業量,避免題海戰術,運用科學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6、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鼓勵孩子敢于挑戰
經常告誡孩子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教給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好方法,并善于克服困難。
如果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生理疲勞、心理疲勞等現象時,家長一定要重視,提升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