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孩子睡眠不足或感到疲勞,天熱、口渴、生病或某種原因引起的情緒不安等都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
2、孩子不善于轉移注意力。如:孩子在聽完一個有趣的故事后,可能受其中某些情節的影響而忽視了媽媽的提問,出現分心現象。
3、外界干擾引起的。如:環境繁雜、喧鬧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內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教育內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淺缺乏新鮮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學方法不夠靈活,不注意動靜搭配,或活動要求不夠明確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二、家長應分析原因,采用相應的方法防止孩子注意力分散。
1、保證孩子充分的營養和充足的睡眠,使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從事學習活動。
2、創設安靜、整潔的環境。在孩子學習時,不要把無關的東西,特別是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一邊,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采用靈活多變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手腦并用,讓孩子的活動有張有弛,動靜交替。
嬰幼兒存在“喜愛重復”的行為,這種“一成不變”的行為究竟是怎么回事?
1、為引起父母的注意。
孩子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愛而“喜歡重復”,這種原因,在很多家庭里都會發生。一些孩子一天到晚拿著同一本書讓父母念給他聽,其實他們并不乎書中是什么內容,他們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是:“請你時刻注意我,愛我!”嬰幼兒從重復行為中獲得關注,爸媽也在孩子的這種重復要求中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因為在一讀再讀的親子互動里,充滿著愛和關注!
2、在重復中不斷地以自己的速度吸收、學習。
有時候孩子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較差,他們想在重復中不斷地以自己地速度學習。較細心或替孩子做成長記錄的父母可以發現:嬰幼兒的重復行為總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后的某天,出現了學習上的躍進。也許他突然會抓住物體、會唱出哪首歌了,或者不知道什么時候他會翻身了……在親子共讀中,這種“突然”發生的學習躍進,也會在他不斷地要求成人重復閱讀的行為后出現。
所以,他們一定會在重復共讀中,以行動或語言來表示他已獲得或學會的某些東西。或許您在重復一段時間后,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已經會背一整段兒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