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過于敏感的孩子感受到的刺激強度會更強烈,很多物品不敢碰,畏手畏腳,害羞逃避,這樣就限制了兒童的探索和身體活動,加上觸覺和視覺、本體覺、前庭覺有相互作用,所以會影響到大運動上,孩子的爬行走路都可能比較晚,姿勢也不夠協調。
大一點的孩子會表現為不愿意和陌生人交往,不喜歡別人的觸碰,包括同齡人的握手擁抱,也不喜歡玩集體游戲,因為害怕別人的靠近等。這樣的寶寶在社交和語言上都會晚于同齡兒童。
由于觸覺的敏感性,孩子經常處于不舒適的狀態,所以往往缺乏耐心,不喜歡等待,愛發脾氣。到了學齡期,在學習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擾,注意力也無法集中。
觸覺的依賴/尋求型
這一型的兒童,表現為過于粘人,缺乏獨立意識,沒有安全感,親人不參與,就很難獨立完成任務。除了對親人的過度依賴,還有對玩具、特定物品或味覺嗅覺的依賴,沒有這些熟悉的玩具或味道,寶寶就會焦慮不安,要一直尋求讓自己感到安全的感覺。
比如出門一定要帶上毛茸茸的小熊貓,不管走哪里,都要拉著親人的手或是衣角。他們所表現出的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不停的尋找讓自己舒服的熟悉的感覺。比如做作業的時候不停地撕橡皮,在注意力控制方面就會差于同齡人。
觸覺遲鈍型
這一型的兒童常表現為反應遲鈍,整體技能發育落后。摔跤、碰撞、接觸銳器或高溫時不覺得痛,從而導致傷害發生;沖撞到他人時也沒有太多的反應,從而導致一些社交上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觸覺和視覺感知、手眼協調的相互影響,這樣的孩子在精細運動和情緒上也會表現欠佳,比如,對握筆的感知不良,自然寫字就會慢或結構不好;在互動游戲中反應慢,而無法融入集體,產生自卑感。在學習上處理接受到信息的過程慢,而無法跟上課堂的節奏。
那么如何改善孩子的觸覺失調呢?
設計專業和個性化的觸覺游戲,給予合理養育方式的指導,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感覺統合功能和因觸覺失調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