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體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體膚等)得到感受(信息)并向中樞神經系統輸入信息時要求和大腦神經細胞的接觸要靈敏和準確,且大腦皮層的所有感覺區對許多輸入的信息的協調和整合也必須完整的,才能使得人們的學習、運動等較好地完成。這就是感覺統合,簡稱“感統”。
這一系統若運轉不正常時,便產生感覺統合的失調。
2、影響感統失調對人體功能的
感統失調時,會對情緒、行為、語言發育、運動功能發育、學習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影響。比如:
a)前庭平衡功能失調時,患者會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挑三揀四、很難與他人同玩同樂、分享食物、語言遲緩等。
b)視覺不良時,患兒會在書寫時產生偏旁、部首顛倒;閱讀、劃畫困難等。
c)聽覺不良,患兒不喜歡與別人講話,易忘功課等。
d)本體覺不佳,患兒會缺乏自信、消極退縮,語言能力差、笨手笨腳等。
e)觸覺過敏時,會表現孤僻、緊張、不合群、脾氣暴躁、害怕陌生環境等。
二、感統治療(訓練)
1、感統治療
根據患兒感覺和運動發展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活動進行學習訓練,會對患兒的感覺信息輸入和整合失調起積極的治療作用,并能促進患兒整個神經系統的成熟。這就是感覺統合治療。治療的操作過程是各種體育活動的訓練,所以感統治療也可以說是“感統訓練”。感統訓練法是美國心理學家、醫生JeanAyres女士創始的。
2、感統訓練,針對有學習障礙、官能障礙的兒童,是很有效果的。
3、感統訓練的理由是孩子正處于發育的階段,其大腦具有發展性和可塑性的特點。
4、訓練的形式
感覺統合訓練是通過一些有趣的、具有游戲性質的活動進行的。
比如:讓患兒爬到滑板上,從斜坡上滑下等活動。這些活動的訓練,向患兒提供了各種感覺信息的輸入,特別是提供了由前庭系統、肌肉關節、體膚等來的感覺信息的輸入。
5、訓練的作用
通過反復多次地訓練,能使患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對各種感覺信息的整合得到改善,對感統失調所帶來的問題,起到治療作用。
吞吃現象。
2、感覺統合失調訓練的依據
(1)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可能無法在神經的興奮和控制之間建立平衡關系,因而在感覺加工和反應上發生障礙,產生了對一些感覺刺激反應過弱,對另一些感覺刺激反應過敏。
(2)他們的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號,不能準確地傳遞到感知覺系統,發生系統障礙而失去輸入感覺信息的前提條件,大腦里就無法建立起信息的概念。正如自閉癥兒童缺乏建立“我”概念的前提,就無法在大腦里建立“我想做……”的系統概念。
3、進行感統訓練實質與價值
?。?)兒童接受感統訓練,如若有效,也僅是暫時控制他們的行為,而不能改變他們固有的大腦神經系統的異常所致的各種怪異和失控的情緒。
(2)有意識地讓兒童通過感統訓練,獲得更多的感受覺刺激,會改善他們對認識的加工、反應能力以及行動能力。這就是對兒童進行感統訓練的價值
造成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很復雜,主要與孕育過程中的問題和出生后的撫育方式有關?,F代科學進一步研究發現,人之所以具備完成各種活動的能力,這是建立在:人體的各個部分器官與外界接觸后有關感覺信息被輸入大腦,并得以有機的整合。這一基礎上就出現了感覺統合失調和學習能力障礙。
三實施過程及效果分析
根據陳雙感統失調的原因及情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安排如下: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一周期20次.一次約1小時左右,訓練內容包括30多項感統訓練.我根據陳雙感覺統合失調的程度安排了不同的訓練課程.
(一)感覺統合及動作的訓練具體做法
1平衡訓練
2滑板訓練
3視覺訓練
4動作訓練
感覺統合和游戲的訓練最好結合游戲進行這樣兒童有興趣有利于激發兒童的動機。從強迫進行到自發進行。如在滑滑板時仍他假裝學開汽車,還可以和其他的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如 搭積木可以讓他搭了街道以后,在中間滑下去,假裝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假裝上車,假裝下車,這樣可以發展她的想象性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