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用看階梯也能輕易上下樓梯,不用照鏡子,也能用手摸到眉毛或鼻子,開車時不用低下頭,踩油門的腳隨時可以換踩剎車.蚊子叮身上任何位置.不用眼睛看.便可用手打蚊子,這就是本體感覺的作用。
本體感覺醫學上又稱人體的深感覺,是全身肌肉關節的感覺輸入。正常的骨、關節及肌肉張力的感覺輸入使人能夠保持正常的站姿、坐姿及全身的靈活運動。
從簡單的吃飯脫衣服、寫字、騎車到高難度的體操盈體能動作都需要本體感的功能。本體感不成熟的兒童常常表現為站無站像、坐無坐像、缺乏自信、挫折感很多、沒有創造力等等。
本體感又稱身體形象或身體地圖,這是肌肉、關節運動神經組織、身體神經組織和大腦長期互動練習過程中,協調出的自動自發能力,如果平衡感、觸覺、前庭覺不良,本體感便很難健全發展了。
人類身體的活動,大多是在不知不覺下進行的,人不用老是顧忌身體如何行動,手腳才能靈活、心情才不會緊張、焦慮,也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心。
本體感發展良好,大腦功能才能發揮自如,觀察力敏銳、反應迅速,人生最重要的想像創造能力也才能豐富地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