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孩子們在日常中時常表現出一種“丟三落四”的習慣?
無論是頻繁地找不到自己的物品;還是上學忘記攜帶書本和作業;甚至出門時遺漏了某些必需品...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可能預示著一種更深層次的問題——感統失調。
導致孩子做事馬馬虎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指大腦在接收和處理來自外部環境的感覺刺激信息時,無法將這些信息有效地整合和組合,從而導致身體各部分無法協調運作。 這種情況通常在孩子的觸覺、視覺、聽覺等感覺系統發展不平衡時出現。 為了幫助孩子改善丟三落四的習慣,我們可以嘗試以下訓練方法: 自我檢查訓練:教導孩子在出門前或做某件事前進行自我檢查,確保所需物品都已攜帶齊全。 這種訓練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減少遺忘物品的情況。 角色扮演訓練:通過角色扮演游戲,讓孩子扮演一個需要整理和管理物品的角色,比如小超市的收銀員、圖書館的管理員等。 這種訓練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如何有效地整理和管理物品。 物品歸類訓練:為了幫助孩子培養整理物品的好習慣,我們可以教他們給各類物品設定固定的存放位置。例如,文具可以統一放在一個盒子里,而玩具則應該放在專門的箱子里。每次使用完這些物品后,都應鼓勵孩子將它們放回原處。 這樣不僅能提高孩子的秩序感,還能幫助他們強化對物品存放位置的記憶。 清單制作訓練:在孩子準備做某件事或外出前,我們可以引導他們一起制作一個清單。清單上應詳細列出所需攜帶的物品,然后孩子可以根據這份清單逐一準備和檢查。 這種訓練方式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規劃和管理時間,還能減少因遺忘物品而帶來的不便。 記憶訓練:通過玩一些記憶游戲,如回憶剛剛看過的物品或場景,我們可以有效地鍛煉孩子的短期記憶能力。 這種訓練方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從而減少忘記物品的情況。 注意力訓練: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專注力訓練活動。對于低齡階段的孩子,拼圖和搭積木是不錯的選擇;而對于中高年齡階段的孩子,我們可以采用更具挑戰性的訓練游戲,如找不同、正話反說等。 這些活動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密切關注孩子的這些表現,一旦發現孩子在整理、規劃、記憶或注意力方面存在問題,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訓練措施,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困難,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