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快5個月了,怎么抬頭都還不會呀?
不都說“三抬頭、四翻身”嗎?
我家寶寶落后的也太多了吧!
著急
該不會是運動發育遲緩了吧?
怎么辦?
什么是運動發育遲緩?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又稱精神運動發育遲緩,常用來描述運動或智力技能的落后,達不到正常發育里程碑所要求的內容,多由腦損傷引起。
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常于嬰兒期出現,如3月齡不會抬頭,6月齡仍不能翻身,1歲不會坐爬等慢于成長月份的表現。
此時期運動發育遲緩的患兒經過早期康復干預,其預后是可以恢復正常的。但更多的是腦癱、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現。
如果嬰兒期出現了明顯運動異常,如四肢僵硬、某個肢體不會動或到了幼兒期運動發育遲緩仍無明顯改善,則可能存在終身運動異常。
造成運動發育遲緩的原因
①內因:孕期受到物理、化學等因素影響,導致胎內發育遲緩;
②生產過程中:發生類似缺氧缺血性腦病等情況,導致兒童運動發育遲緩;
③產后:孩子出現如膽紅素腦病等情況,導致運動發育遲緩。此階段出現運動發育遲緩可能是正常,但也可能是腦癱、腦發育不良、遺傳代謝病等的早期癥狀。
大動作發育過程 3個月:會抬頭,能夠自行將胸部離開床面; 4個月:學會翻身; 7個月:能獨自保持坐立的姿勢; 8個月:開始學習爬行; 1歲時:被人拉著手能行走,自己扶墻或欄桿也能行走; 18個月內:從扶著走變獨立走,行走中停住、倒退走; 1歲半行走自由,會爬臺階; 2歲時會快跑,上下臺階時單步邁進,一步一停; 2歲半時會兩腳交替上、下臺階或樓梯,用一只腳會獨立片刻。
這是大部分寶寶的正常發育規律,但不排除提前或落后幾周的情況。
寶寶“坐、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的事。
過早的幫助寶寶“學”坐、站、走,不僅對脊柱、下肢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還有可能導致寶寶羅圈腿。
如果寶寶發育明顯落后,比如5個月還不會抬頭,10個月還不會坐,父母就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了。
溫馨提示
0-3歲是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人類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
在嬰兒時期,運動發育遲緩因容易被忽視,而錯過關鍵的治療時間。從而對孩子以后的體能發展、閱讀能力、專注力、數學學習能力、書寫及語言能力、社交情感發展等都有著很深的影響。
如果寶爸寶媽們一旦發現寶寶行動上有“異常”的跡象,一定要引起重視。
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利用嬰幼兒大腦發育的可塑性,通過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促進寶寶的運動發育,有很大機會能讓寶寶趕上同齡正常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