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運動(也叫大運動)能力與兒童生長發育緊密相關,健康的身體是智力發展的基本條件。大運動指的是身體大肌肉群的動作,比如翻、爬、坐、站、走等。 人們常說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就是對大運動的發展規律做了簡單闡述。

大運動訓練包括對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性和靈活性,以及頭頸部、軀干和四肢的自主控制。寶寶半歲以前的抬頭、轉頭、翻身,半歲以后一歲以前的爬、站,以及一歲以后的走、跑、跳、踢等控制技巧,都是屬于大運動能力發展范疇。
3、由單一到泛化,由不協調到協調:手舞足蹈→視物伸臂→伸手抓物4、正向動作先于反向動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特殊兒童的大運動能力是比較低的,其運動發展普遍晚于正常兒童三五年不等。
大運動能力訓練對特殊兒童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兒童的康復訓練中加入大運動訓練,不僅是為了獲得某項動作技能,更重要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這是大運動訓練的最終目的。
②平衡運動:走平衡木、攀登、單腳站立、基本體操等。③器械及球類:跳床、滑板、滑梯、跳袋、轉筒、秋千、傳接球、踢球、跳繩等。
這需要家長與孤獨癥孩子之間能夠建立親密的情感,從而使得孤獨癥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這樣才能讓他們積極配合康復訓練。運用表揚和獎勵的方法,以此來引導孤獨癥孩子積極主動參與訓練,并使其良好的行為得以保持和發展。把孤獨癥康復訓練的內容編成簡單的游戲,這樣可以使訓練具有趣味性,讓孩子在游戲中訓練效果會更好。

家長可以用身體輔助孩子完成訓練內容,比如說剛開始訓練時拉著孩子的手,協助他們走平衡木等。當某些孤獨癥孩子對康復訓練的內容不感興趣或者是產生畏懼退縮時,可以請表現好和會玩的孤獨癥孩子先做,樹立一個榜樣,以此活躍氣氛從而帶動全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