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愛瘋跑的孩子都會被我們家長和老師喊停,這樣做對嗎?首先答案是不對的,那怎么做才正確呢?張老師先給大家分析一下哪些孩子愛瘋跑? 首先第一,每天精力旺盛動個不停,沒有安全意識,喜歡上竄下跳的孩子,別的孩子一天一個小時都已經(jīng)夠了,他一天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也不知道疲憊,中午入睡困難,這些孩子是先天的對動態(tài)的這種追求高刺激的孩子,也就是我們說的前庭遲鈍的孩子,他們?yōu)槭裁匆掷m(xù)處在這種高運動狀態(tài)奔跑呢?是為了激活大腦,是因為他們大腦的激活度太低,只有刺激度高的運動狀態(tài)才能激活大腦,激活大腦是為了能夠正常的發(fā)揮功能,他能夠聽、能夠看、能夠反饋,如果這個刺激量達不到的話,大腦功能都降低了。比如很多孩子在零到六歲中間沒讓他動夠的,等到上小學之后一年兩年,他也慢慢能坐得住了,這個時期雖然他不動了,但是功能降低了,老師講什么他不管,老師教什么他不聽了,他只坐在那最好了。
另外一類是那些前庭高度敏感,稍微快一點、高一點就害怕,那些孩子他們想玩,但是他不敢玩,所以他每天玩的量也不夠,等到一年、兩年、六歲以后,他們?nèi)钡亩嗔耍詈髸霈F(xiàn)彌補式的瘋跑,是因為他年齡大的一些,害怕的不害怕了,以前不敢做的現(xiàn)在敢做了,所以這兩類孩子會導致孩子瘋跑,不管是第一類自身高度追求高刺激的運動狀態(tài),還是后天彌補式的瘋跑,這兩類在孩子五歲半以前都不能限制,而是應該給他找一個恰當?shù)沫h(huán)境,比如說游樂場,比如說小區(qū)里,比如說操場里,讓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動個夠。 對于五歲半以后的孩子仍然要動,但是就不能在無序的狀態(tài),沒有要求的狀態(tài)下的,而是需要我們家長帶著他,給他建立一定的區(qū)域,一定的規(guī)則讓他動。比如我們帶他到下面拍球,我們只能在這個范圍內(nèi)拍球,而且今天說了拍球要拍五組,每一組拍一百個,一組不能多,一組不能少,一百零一個不可以,九十九個也不可以,就要孩子在這動的基礎之上,要建立規(guī)則意識,要同步強化,這樣孩子將來上小學之后,需要長時間靜的時候,他們才能坐得住,他們才能發(fā)揮好正常的功能。 因此對于愛瘋跑的孩子,讓他立刻停止是最錯的,而是應該讓他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