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老師接待感統失調的家庭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會認為,孩子當前的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語言不好的問題是父母遺傳來的。 比如說有些老人說他爸爸小的時候就是說話晚,比如說有的爸爸說自己小的時候就是那種好動的、上躥下跳,有些媽媽說自己小時候就是那種笨手笨腳的、說話不流利,然后就覺得孩子當前的所有問題就很自然了,也就不用管了,長大就會好,甚至說他就是這樣的孩子。父母的遺傳是我們不能回避,也不能否定的,但是目前的遺傳并不是絕對的,大部分的遺傳還都是概率性的。比如身高、胖瘦、智商、語言等等,它就是概率性,不管跟父母有沒有關系,我們都不能放任自流。 我們人類之所以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不光是因為我們大腦在孕期發展十個月,而是要跟后天的環境頻繁的互動,會讓我們大腦變得功能越來越強。就相當于比如說你是一個沒有音樂細胞的人,你加入了一個音樂世家。在這個音樂世家里耳濡目染了三年五年之后,你對音樂的判讀,音樂的理解,音樂的感知能力就會比同齡兒童或者其他人會強,為什么?因為我們大腦有極強的可塑性,他的可塑性超強。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當初父母遺傳怎么樣或者小時候怎么樣,我們就不管了,反而應該趁著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通過更多的感統訓練和各種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孩子當前好動、愛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語言發育遲緩這些問題,為孩子將來面對學業,將來進入社會面對工作的時候儲備更多的能力,儲備更多的自信心,而掃平更多的絆腳石。這樣孩子將來才能夠幸?;蛘唔樌倪^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