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的感統必練項目。注意力不集中在孩子身上,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第一種是孩子自身坐不住。不管是在教室里還是在家里,自己寫作業,輕則扣橡皮、玩玩具、說話,重則坐那扭來扭去,甚至離開座位。另外一種表現是本身在寫作業或者說專心的聽老師講課,外面稍微有點風吹草動的,極易受到干擾,特別容易分心走神。
對于第一種孩子自身多動的孩子,前庭覺是他們的必練項目。不管孩子小的時候是能夠精力旺盛,動作不停,安全意識薄弱的,還是那種爬高上低,謹慎小心的,比如秋千幅度不能太大,不能爬太高的孩子,在三到六歲,如果沒有被家長和老師所重視的話,當孩子上小學一坐坐一天的時候,他必然會出現感覺尋求式的或者感覺彌補式的多動。除此之外,單純從前庭覺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對外界信息的選擇和過濾上來說,就決定了前庭覺訓練的必要性。因為前庭覺功能能夠將重要的信息、正確的信息輸入大腦,將無效干擾信息屏蔽在大腦以外,所以前庭覺訓練對于多動的孩子來說是必須要訓練的,家長在家庭中可以進行滑滑梯、蕩秋千、旋轉、跑跳臺階、翻跟頭等等這種前庭覺訓練項目。而且張老師同時錄了一個適合小孩子的前庭覺訓練的視頻和適合六到十二歲孩子的前庭覺訓練視頻。
對于另外一種那些極易分心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感統訓練的必練項目是觸覺訓練。因為觸覺失調,特別是觸覺敏感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動蕩不安的,他們極易被外界的信息所干擾。比如孩子坐在教室里面,難免會有小朋友掏個書,撿個筆,或者外面過個人的。他本身在聽課呢,但是這些東西他都會難免的飄一眼去看一眼去關注。所以說觸覺敏感的孩子,他們內心是動蕩不安的,是防御的,甚至是好奇的,所以說他們對外界的任何的想法都會去回應。只有經過大量的觸覺訓練,才能讓孩子們情緒穩定下來,心靜下來,心無旁騖的只關注老師的課堂,或者當前的事情。對于觸覺訓練來說,張老師崇尚的提出的就是利用洗澡前后,我們家長可以全方位、立體式的對孩子進行綜合的觸覺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