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感統訓練)是孩子幼兒時期綜合能力培養的唯一方法,它關系著孩子的自信、膽量、語言、情緒、學習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等各項能力的良性發展,是孩子成長的根本和源頭。
一、感覺統合訓練注重幼兒感覺動作的發展。
感統訓練能促使幼兒不斷與環境產生互動,在幫助幼兒認識物體的形狀、顏色、質地、聲音,認識自身,認識自身與環境的關系,發展動作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應變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
二、感覺統合訓練注重幼兒動作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感統訓練設計出大量的運動游戲,充分考慮幼兒合理的運動負荷,在有效地幫助幼兒骨骼、肌肉成長的同時,促進幼兒神經系統組織整合功能的發展,這種能力是日后進行高級運動以及學習閱讀的基礎。
三、感覺統合訓練注重幼兒的個性發展。
感統訓練既有力度又有坡度,既有規范性又有靈活性的運動游戲,使幼兒能在“跳一跳”之后獨立完成作業,由此獲得發自內心的成就感和愉悅感,大大增強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感覺統合訓練中幼兒可以盡情盡興地活動,充分體驗其中的樂趣,有助于孩子宣泄能量和情緒,培養活潑開朗、熱情奔放的性格。在感覺統合訓練中,幼兒有大量與小伙伴游戲的機會,逐步積累與他人相處的經驗,鍛煉處理矛盾的能力,有助于人際關系的建立。
四、感覺統合理論為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孩子所產生的各種學習困難現象找到了其中的一個原因。
它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到幼兒某些行為背后的因素:請不要以為孩子的不聽話是“不為”,而是“不能”,因為他們的感知覺可能不協調。它提醒教師和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在各項感知能力方面的發展情形,并知道在什么時候提供合適的玩具來幫助孩子各項感知能力的均衡和諧發展;它還幫助教師和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感覺統合上的哪怕是輕度的失調,以便及早進行正確的矯治。
總之,感覺統合理論使人們認識到:要了解一個幼兒的行為,其視角不應只在某個單一的因素方面,而要既注意心理因素,又注意社會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特別是正在發育中的幼兒,如果有什么違反常態的現象,則更因注意其感知覺方面的問題以使對幼兒的不良情緒、行為或學習障礙的解釋更符合實際。感覺統合失調問題的提出,打破了幼兒行為障礙起源上的局限性和單向性,為全面認識幼兒、正確對待幼兒、及早做好替訓練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