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發布時間:2013-01-02?00:00:00點擊量:158
孩子需要從小就儲存知識信息,構建學習的潛能開發。未來的學習是建立在早期教育的基礎之上。如果你的孩子充滿好奇,喜歡探索,他將會發現以后的學習很容易,也很有趣。他將與那些無早期學習經歷的孩子有著天壤之別。
早期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地豐富環境的教育活動,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智能發育。早期教育并不意味著強迫孩子背唐詩或認字、而是要了解孩子天生的學習與探究的動力、滿足寶寶的腦發展所迫切需要的感覺刺激和學習經歷。因此,早期教育也可以說是讓孩子在教育活動中開發潛能,是一種重在學習過程而不單純追求技能訓練和知識掌握的教育。
6歲前的孩子是最能以自然的方式接受教育的,因此,這個時期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最特殊而敏感的時期。如果父母僅僅是因為害怕孩子太辛苦或者讓孩子順其自然發展而錯過了這個可以讓孩子高速成長的機會,那么當孩子更大一些時,他可能發揮出的才能已經基本上喪失了伸展的可能性,智商也不可能再更好的得到提高。如果這時候讓孩子努力學習,恐怕他們除了疲勞和辛苦之外,不會得到任何其他的效果。所以我們說6歲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在這個時期正是兒童發展的黃金時期,心靈上留下的烙印,和留在膠片上的影像一樣,是難以磨滅的。那么,看護者在這個這么關鍵的重要的年齡段里,不能對孩子的教育進行完美的展開,教育的意義也就會大為失色。
孩子們有什么樣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有什么樣的教育者。而培育出什么樣的人,完全取決于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幼兒時,孩子具有驚人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趁著這個能力正強盛的時候,對他們施以良好的教育,他們就會深深地記住這些內容,并使他們受益終生。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一古訓,便是我認為父母們給孩子們安裝軟件應拿捏得“及時”。“一個蘿卜頂一個坑兒”。人的基本軟件的種子都應在7歲以前,撒進孩子大腦的“坑”里,也就是放進我說的“抽匣”里。如果有誰忽略了這個期限,錯過了這個時機,這會對孩子的成長相當不利,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