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寵愛也可導致寶寶感統失調
發布時間:2013-01-18?00:00:00點擊量:162
“在人體各處分布著不同的感覺接收器,比如皮膚、眼睛、耳朵、肌肉等。這些接收器就像雷達一樣,能夠探測、接受、傳送身體內外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傳送給大腦,”方素珍解釋說,“當大腦接收到這些信息后,便會對它們進行組織、處理和加工,讓人們對環境、自我、動作及身體有正確的認知,并與外界環境作出合適的互動。這個過程就叫感覺統合。”
“如果大腦經常無法有效地處理身體接收到的各種感覺信息,便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這種情況就是感覺統合失調。”
保護過多孩子得不到應有刺激
“導致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因素很多,既可能是先天性的或遺傳因素,也可能跟后天的養育不當有關”,方素珍表示,目前已知早產、宮內發育遲緩、出生窒息缺氧、母親產程延長、臍帶繞頸、胎盤老化、出生前胎兒胎心降低等都可能導致寶寶感統失調。此外,準媽媽在妊娠期間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或是長期臥床、濫用藥物、陰道流血保胎、感染病毒、飲食不正常等也可能影響寶寶的感覺統合。
另一個經常被許多家長忽視的因素是后天的養育方式。方素珍特別提醒說,如果寶寶的生長環境過于單調,或在發育過程中受到過多的保護和活動限制,得不到相應的環境刺激,同樣可能發生感覺統合失調,“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寵愛,抱得過多,使孩子失去在地上爬行翻滾的機會,或是讓孩子過多地待在家中,不能與同齡人追逐嬉戲,事實上都對寶寶的發育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