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開始就要培養全面學習能力
發布時間:2013-02-14?00:00:00點擊量:144
導讀】嬰兒床里那個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家伙到底需要什么?很多媽媽特別是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覺得,小屁孩,只要能夠吃好睡好就可以了。寶寶的需求真的僅僅是這些嗎?
吃好睡好就夠了嗎?
從出生開始就要培養全面學習能力
嬰兒床里那個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家伙到底需要什么?很多媽媽特別是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覺得,小屁孩,只要能夠吃好睡好就可以了。寶寶的需求真的僅僅是這些嗎?
轉頭獨坐揮小手都是學習
只關注智商是誤區
寶寶自呱呱墜地之日起,便開始了學習的歷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接收信息、探索世界。轉頭、獨坐、揮動自己的小手……都是寶寶學習的外在行為表現。金教授介紹,0-3歲是學習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寶寶生而具備學習的欲望和潛能,而全面學習能力的整體提升遠比單純智商的培養更重要,而調查顯示,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媽媽對這一認知存有偏差。很多媽媽忽視了3歲之前寶寶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些媽媽覺得學習能力的培養就是智商的培養。一位帶著三個月的寶寶聽講座的媽媽說,在聽講座之前,她覺得寶寶吃好睡好她的任務就完成了,聽完講座,她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遠遠不止這些。
張老師把寶寶的學習能力分為“觀察力”、“思考力”、“活動力”和“抵抗力”四大關鍵維度,寶寶主動地去看、接觸世界,然后由觀察產生興趣,展開思索,并在此過程中了解、學習知識。同時,通過肢體動作,進行互動與表達。這一連貫的學習過程得以實現的前提是,寶寶擁有良好的抵抗力,能適應不同環境和季節,探索學習的過程不會因經常生病而間斷。她指出,智商的培養僅是四維學習能力中的一環,媽媽們需要關注培養寶寶全面的學習能力,如果沒有全面的學習能力,寶寶即使腦子再快,也很難擁有上佳的表現。
另一個誤區是很多人覺得寶寶的能力是天生的,例如吃喝拉撒。但是金教授認為,這些都需要爸爸媽媽在后天加以引導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寶寶6個月以后最好就慢慢養成不吃夜奶的習慣,引導孩子別養成日夜顛倒的睡眠習慣。“學吃、學睡、學便、學看、學聽、學動、學說、學交流,共同構成了寶寶學習體驗的八大方面,都不容忽視,父母需要采取科學的理念和方法加以引導。”金教授指出。
寶寶還是要自己帶
合理膳食有助培養學習能力
“如果寶寶一歲以內不是爸爸媽媽自己帶的,那么,爸爸媽媽就等著后悔吧,因為這一年是親子關系形成的關鍵時期,錯過了就不能再回來了。”金教授針對目前不少寶寶是由老人帶的現狀發出了呼吁。
對自己帶寶寶的爸爸媽媽,張老師特別提醒:遺傳基因和營養共同決定了寶寶大腦結構的潛能,合理安排寶寶的膳食對寶貝各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習慣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建議,在喂養寶寶時,父母要特別注意選擇富含利于寶寶學習能力發展的營養元素的食物。例如葉黃素就有利于寶寶視力的發育,但自身不能夠合成,需要更接近母乳的含量。DHA/AA要最接近母乳的配方比例1∶1.7。α乳清蛋白有助于寶寶免疫系統和體格發育,它的含量要盡可能高且與母乳水平越接近越好。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含量越接近母乳越好,可溶性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與寶寶學習能力體現的“觀察力”、“思考力”、“活動力”和“抵抗力”密切關聯,媽媽們在給寶寶選擇奶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含有這些營養元素,要看清楚營養成分的標識。